今天一早,《灌篮高手》电影版本在中国大陆正式发布。预售票房突破8000万,26万人观看零分首映,加油青春。作者朋友圈一夜爆满“夜清辉”:“听到主题曲想哭”、“最后一次看拍篮,我还是个孩子”……时隔27年等待中,湘北VS山王终于成真,圆了青春的梦,也圆了青春的难。
如此盛况,不足为奇。年初,《灌篮高手》电影版本在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等地发布。几乎卖完了,一票难求。 ——上映67天就进入日本电影0亿俱乐部,并连续12天蝉联韩国票房冠军。 Champion、Line、推特、哔哩哔哩等次世代社交平台被热议……15日北大首映,为了呈现最真实的场景感,更带来了拥有最大手机屏幕的Cinity巨人在中国为3,335,427 米。画面、版面、话题都很饱满。
一部27年前完结的动画作品,为何让人如此“顶”?再次走红的背后,又能遵循怎样的启迪与路径?
(一)
当身穿红色球衣的身影以铅笔稿的形式逐渐出现在超大屏幕上时,我们恍然大悟,虽然步入了中年,但在《灌篮高手》的世界里,每个人都还是“少年”。
《灌篮高手》是日本漫画家井上武彦于1990年代创作的漫画。在17个国家和地区出版,被誉为日本体育漫画的巅峰之作之一。这部漫画已经连载了6年,27年来一直被很多人记住。书中时间其实只有4个月,却成为了众多80后、90后心中的“顶流”。
当时有多流行?
有网友在“虎扑”上这样回忆:1997年,大陆播出动画片《灌篮高手》部。由于收视率高,南方某电视台特地加了字幕:高考后重播,请大家放心备考。当时的年轻人是看了《灌篮高手》才懂篮球的。
其实,一部动画影响一代人的例子,在国内早有先例。 80年代我国引进的日本特辑《排球女将》和《绿水英雄》被誉为“少女漫画”改编的巅峰之作。尽管这个故事现在看来有些“超现实”,但“小鹿君子”的拼搏精神呼应了中国女排夺冠的时代背景,依然是无数人心目中的“白月光”中国人。
至于中国的篮球热,从世纪初到现在,两大诱因分别是《灌篮高手》和姚明进入NBA,两者之间甚至有着奇妙的缘分。
当时17岁的姚明常被说长得像赤木。他愤怒地拨通回应:你像赤木,全家都像赤木。多年后,他去了休斯敦火箭队,看到总经理时,小声对身边的人说:你们觉得他像安希教练吗?
今天,这种空间壁垒的打破比比皆是。据日本观光厅发布数据显示,漫画中的真实原型江之岛在中国人最想去的日本景点中排名第二,仅次于富士山。
每年有超过千万人从世界各地前往日本湘南海岸“打卡”。有一个路口,是漫画里晴子向樱木挥手的地方。路口正对着一片金色的大海,不远处就是湘北中学,像是找回了青春。
无数人从故事中汲取了勇气。奥运冠军林丹在右臂上写下了动画片尾曲《直到世界尽头》,这甚至成为了他自传的题名。
他在书中写道:望着樱木花堂的背影,如果有一天,我要离开我热爱的球场,我会留给你这样的画面。
那个灌篮高手的夏天早已远去,但红发少年与湘北的故事却刻在了记忆中最灼热的片段中——
看着一群热血沸腾的高中生打篮球,为他们哭泣,为他们欢笑,从中学习成长并接受遗憾,这是很多人青春里做过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。